首页 > 小说资讯 > 朱允烨(大明: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)(朱允烨)前传+阅读全新作品预订

朱允烨(大明: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)(朱允烨)前传+阅读全新作品预订

编辑:xiaohua更新时间:2025-04-29 19:12
大明: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全文

大明: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全文

《大明: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朱允烨》完结版资源作品风格搞笑,构思大胆,脑洞清奇,区别于传统的总裁文,作者脱离套路,用个性化描写手法和 不一样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既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故事,大胆的构思也让人眼前一亮!诚挚 推荐,这是一本值得追捧的精品好书。

作者:朱允烨 状态:已完结

类型:现代言情

全文阅读 小说详情

杨士奇扫视四周的人群,并且提高音量宣告道:「这就是与皇朝作对的代价。任何企图阻碍新政的行为都是死路一条!」“那就先瞧瞧你的脖子能否硬过本官的刀!”话音刚落,民众间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,而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却惶恐得身体颤抖。城中观望的地主豪绅很快得知杨士奇在城里施行肃杀之事,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,再不敢阻挠他丈量土地。不仅此如此,他们还派遣人力主动协助杨士奇开展工作。杨士奇意识到自己目标已然达成,于是立即将手下的团队分配到江南各处,展开土地测量任务,并同步实施一条鞭法改革。

精彩章节

  随后刘家父子便被带走了。杨士奇带着众人返回城内,俘虏队伍多达上千人,景象极为壮观,沿途百姓纷纷驻足围观。当百姓们认清这些俘虏的模样时,立刻发出一片愤怒的叫喊声:
  “就是他们!夺走了我家的土地!”
  “可怜我的老父亲为这事据理力争,竟然被人害死!”
  “我们家的好水田,就这么以一两银子被霸占过去!”
  “还有我爹也因这件事悲愤而死!”
  围观群众情绪愈加激动,纷纷捡起石头投掷过去。随着俘虏们发出阵阵凄厉的惨叫声,血迹开始遍布他们的头脸和衣衫,官兵却毫不拦阻。这些人即将死去的命运使得民众能借此泄愤也算是一种补偿。还是同一个刑场,之前的刘真留下的痕迹依然明显。杨士奇把这些人押到此处,周围挤满了围观的市民。站在行刑台上的杨士奇对人群宣示:
  “太孙的新政实施土地丈量与田亩清理。然而这些人不仅拒不配合,还公然抵抗朝廷,罪无可恕!本官受太孙所托巡视江南,专门处理此类作奸犯科之人。现在,给我统统斩首!”
  于是,临时召集的刽子手登上执行平台。那些以往作威作福的地方恶霸早已失去平日的傲慢,泪流满面想求饶。无奈的是所有人的嘴巴都被塞住,只剩下含糊不清的声音。只能看着刽子手举起鬼头刀落下,转瞬便尸首分离。
  下面围观的群众则发出雷鸣般的掌声,大声欢呼:
  “太孙千岁千千岁!青天大老爷万代流芳!”
  随着血淋淋的人头相继滚落,鲜红色渗透了整个地面并汇聚成一条细流顺着道路蔓延。现场弥漫浓重血腥味。屠杀上千人让行刑用的大刀都钝刃损毁严重,参与的刽子手个个疲惫到双手颤抖,才最终结束全部死刑。
  杨士奇扫视四周的人群,并且提高音量宣告道:「这就是与皇朝作对的代价。任何企图阻碍新政的行为都是死路一条!」
  “那就先瞧瞧你的脖子能否硬过本官的刀!”
  话音刚落,民众间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,而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却惶恐得身体颤抖。城中观望的地主豪绅很快得知杨士奇在城里施行肃杀之事,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,再不敢阻挠他丈量土地。不仅此如此,他们还派遣人力主动协助杨士奇开展工作。杨士奇意识到自己目标已然达成,于是立即将手下的团队分配到江南各处,展开土地测量任务,并同步实施一条鞭法改革。
  没过多久,整个江南的土地全部完成丈量并重新登记入册。随后,这政策顺利扩展到了明朝其它地区。有了江南地主豪强作为前车之鉴,没人敢再暗中使坏。因此,“一条鞭法”
  与土地丈量的工作得以毫无阻碍地推进下去。
  远在金陵的朱允烨再一次接收到系统的提示声音。处理完江南事务后,杨士奇回到京城,详细向朱允烨陈述自己的行程经历。朱允烨对其赞不绝口,夸奖道:“杨大人此举深合吾心意。”
  杨士奇立刻恭敬弯腰说道:“这些都是微臣应尽之责。”
  继而又感激地说:“还要感谢殿下派雨公公贴身护佑。不然我怕是再无机会面见殿下。”
  杨士奇提起那夜所遭遇刺杀的险境时,依旧内心害怕。
  这群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加害朝廷命官实在难以让人想到!听完这些话语之后,朱允烨转头向身边站好的雨化田称赞道:“做得很不错啊!”
  雨化田听到这番话后满脸喜意答道:“多谢殿下载誉。这是奴婢分内事耳。”
  随后,杨士奇取出随身携带由朱允烨交付的兵符,说:“太孙殿下,现在请让臣交还这兵符吧。”
  朱允烨微微点头,伸手从杨士奇那里接过兵符。在他刚接过的一刹那,脑海中再次响起系统奖励的声音,“恭喜宿主增强国家运势,并取得系统奖励。”
  随即又是一系列获得奖励的通知。
  听着耳边接连不断传来的提示,表面上波澜不兴,实则心里激荡不已。待杨士奇告退之后,朱允烨走进宫后查看那些新得到的图样——其中有手动抽水泵设计、蒸汽机以及名为镇远号战舰的设计方案。
  “即便是简易的手动版抽水泵设计方案,在当今这个世界已经是足够好用的技术了。”
  朱允烨思索起来。
  回想明王朝从建立之初就处在小冰河时期之中。这漫长的二百余年间天灾不断:气候变冷,至末期连富裕如江南也会大雪纷飞;若将首都搬迁至北平,更早些时候便能感受这个寒冷时期的严峻。这种极端气候带来的不仅仅是寒潮,更引发干旱、蝗虫灾害等连锁效应,最终把大明拖入灭亡边缘,皇帝也不得不下罪己诏,乞求苍天开恩饶过大明命运。
  可这一切都收效甚微!然而,在北平,朱允烨却得知有一处极为著名的京西煤矿。这京西煤矿拥有上千个矿洞,每年所产煤炭足以供应周边几个府道冬季取暖,堪称至关重要。但如今,这些矿洞大多已被荒废,原因也十分明确——矿工们挖到了地下水层,源源不断的地下水逐渐淹没了一个又一个矿洞。
  在这个时代,并无有效的排水方法,只能靠人力一桶一桶地将水舀出,效率低下的同时根本赶不上地下水渗入的速度。久而久之,长时间被水浸泡的矿洞便会开始塌方,最终完全废弃。到了后来的嘉靖年间,整片京西煤矿已经彻底无法再挖掘了!但事实上,这里的煤炭储量依然非常丰富。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,人们对煤炭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。如今有了抽水泵的图纸,他便可以设计一批手动抽水泵。这样一来,那些废弃的煤矿便能重新焕发价值,只需将地下水抽干,便可继续开采!
  至于蒸汽机嘛,那就更不用提了。人类文明的多次巨大变革,后世总结起来,其实就是“烧开水”
  。而蒸汽机的问世,正是“烧开水”
  的结果。它是工业时代的开启者,人类文明从农耕时代一跃迈入工业时代,也正是源于它的出现。科技从此以飞快的速度进步发展!
  当然,眼下谈论蒸汽机还显得为时过早。毕竟在当下的社会里,大多数人甚至连真正意义上干净的开水都喝不上,更别提像蒸汽机这种复杂而先进的事物了。然而朱允烨并不甘心如此轻易放弃。如果直接实现蒸汽机的目标暂时无法达成,那么不妨一步一步来。比如先创立格物苑,把大明境内无数醉心于探究自然规律的人才吸引过来。现在的明朝与后世那种因八股取士而变得僵化的体制完全不同,整体氛围依然积极向上。但随着朱元璋制定的八股制度逐渐施行,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愚昧,嘴里满是文绉绉的“之乎者也”
  ,甚至慢慢蜕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
  其实细想来,这也与朱元璋有关。朱元璋作为一位开国皇帝,固然有诸多过人之处,却也有明显缺陷——他太过于替后代子孙打算了,总想着亲自完成所有事情,让后代可以无所事事、躺平享福即可。他规定的所有规则几乎都是围绕这个目的:例如分封藩王,意在确保子孙无论何时何地若遇乱局都能迅速镇压;颁布《大诰》,让官员对各种违法事件可以直接套用条例判决,无需再费脑筋思索判罚方式;编撰《授时历》,按部就班地规定农民根据历法时节进行劳作,连各阶层身份对应该吃的、穿的都被规划得清清楚楚。
  而在选拔人才方面,朱元璋更是做得绝:限定考试内容必须出自四书五经,并严格规范答题格式。他认为这种方式才是选拔贤才的一劳永逸之计。殊不知,这一政策却将思想无形间禁锢起来。早前在奏对之时,朱允烨就已经向朱元璋陈述过这些弊端。所以回想起这些,也不应全然归咎于那些读书人。毕竟在这繁冗苛刻的规定下,能够考上科举已然实属不易,更多的人则是在年复一年的尝试中颗粒无收……
  考生们的斗志几乎消磨殆尽之时,主持考试的官员将他们选中,这对被选中的考生而言,简直就是再生父母。于是这些人只愿意服从他们的考官,什么国家大义、君臣之责等,在他们眼中都不再重要。长此以往,朋党就这样产生了。后世中的严党与东林党不正是如此形成的吗?毕竟利益总比所谓的忠诚更实在。然而现在,朱允烨已决意从根本改变这一风气。他坚信,只要科举环境改善,制度优化,并调整学习方向,就能扭转大明未来的格局。首先便是改革科举题目。
  当前的科举题有一种奇怪的出题方式,士子们将其戏称为“截搭”
  。这种方式是选取《四书》《五经》里互不关联的句子,并从每一句中各摘一段合成新句,成为考题。若考生对经典稍有不熟悉,即便才华横溢也没用,因为他们甚至无法辨明题目出处,根本无法作答,只好空手而归。因此,朱允烨计划率先改良试题,却暂不引入“格物致知”
  类题目,因为此类内容太过抽象,连王阳明一生探索才得以小成。短时间内要让考生深入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显示全部
不想错过《现代言情》更新?安装好运文学网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
全文阅读
终身免费

精品推荐

最新小说

相关资讯